• yh0612cc银河

  • 您好!欢迎光临yh0612cc银河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于明德会长 :政策创新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第一抓手
    日期:2020-01-03 来源 :新浪医药新闻 作者:新浪医药新闻 【打印】

    12月28日,由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指导,新浪医药和中国医药物资协会食品药品行业智库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医药新智汇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次大会以“大浪逐新 聚智生慧”为主题,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齐聚,共寻中国医药产业的变量与未来,共话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发表了关于“医药未来十年”主题演讲 ,于明德指出:医药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是第一位的,制度创新是龙头,思想转变是根本,坚持全球共识是关键。

    我们先看看过去的趋势,我们是离不开历史的,过去的数字不重要 ,但是趋势很重要 ,因为有了过去这样的发展基础,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预测未来的发展。

    回顾历史 ,我有一个结论 ,政策是第一的,如果政策好,我们的发展可以比现在上的最高点还要高,如果不是的话,也可能比最低点还要低。

    近年来医药市场最主要的特点是两点 :

    第一、市场最大的是美国。把我们消费的情况同医药市场的金额上相比 ,中国市场还是很小的 ,当前国内统计的数据与全球统计数据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国内统计的数据是将近3万亿,而国外统计数据是4000亿美金 。从数据上来看,国内的3万亿要比人家4000亿美金好像差的不多,其实不然。国外对传统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成药不作为药品来统计,对化学原料的药品也不作为统计,所以国内外的数据还是相差甚远的。

    第二,发展最快的是中国。中国医药行业这些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速度快 ,我们基数虽然低,但是我们发展速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既超过美国 ,也超过全球 。全球4.9%、美国5.3%,中国16.4%,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带来的医药行业的变化。出口急剧增长 ,这是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急剧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国家政策,未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出口份额是相当低的 。

    我们预测未来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制度创新是龙头 ,我们的未来发展好不好,首先要看制度创新的好不好。中国当前出现的间创新的局面归功于44号 、45号文件,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这样一个重大转变,不会有今天我们新药研发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的48个新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这个成就首先应该归功于政策好。

    药品管理法有若干条 ,发展至今 ,我看到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说上市许可制度 ,这是一个市场规则的变化,这个变化在二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呼吁了,20年后正式被法律肯定 ,这个过程是十分不易的。再比如说网售处方药这样一个规定,由禁止变为可以,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很可能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一个重大的推动 。

    思想转变是根本 ,这是汪洋同志的主张,我也是非常赞成的 ,如果在思想上就没有想明白 ,那么,想出一个好的政策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有重大突破的地方都是因为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突破。

    坚持全球共识是关键 ,思想上的转变是属于我们个人的,但我们更应该坚持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认可的原则。目前,我们已经加入了ICH ,未来我们还要创造条件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要保持一致 ,和世界质量管理水平最高的国家要保持统一水平,这才叫做向强国迈进,所以坚持全球共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同步上市”的政策 ,这个政策的力度非常大。“同步上市” ,是建国70年来第一次,“同步上市”是对中国人民健康事业的最大贡献,得重大疾病无药可寻的情况很快就会结束,所以政策推动创新很重要。

    当我们看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变化后 ,我们变的十分有信心 。

    第一 、对中国的医药市场的稳定增长有信心。我们今年的出口增长7.7%,主营业务收入生产增长8.6% ,利润增长9.6%,应该来说在所有制造业行业当中医药也是最好的之一 ,我们为什么这么好呢?就是刚需,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 ,政府不断的增加对人民医疗保障的投入 。国内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不断增加对自己健康的投入,看病用药不因其他风吹浪打而减少。跟贸易战有一点关系吗 ?有一点点,但是不大 ,而且贸易战对我们的影响在我们中国的企业努力下 ,现在已经降到了最低,所以对我们近期来讲也不造成太大的威胁 。

    第二、我们看好未来几年内的发展,因为仿制药是主体的局面不会变化。支持创新,并不改变若干年内仿制药依然是中国人民用药的主体。在未来,仿制药依然是主体 ,你依然有广阔的市场,因为人民需要是根本的动力 。

    第三 、我们也相信国家政策会不断完善,国务院7号文起草单位是卫健委,规定招标采购现在发展到今天5个方面不用招标 ,低价药683种等等不招标,这就是这些年来政府在实践过程当中把过去一刀切的招标改变为选择性的分类指标,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上一轮25个品种4+7的时候是最低价中标 ,单一企业中标。在未来,中国这么大,可能会有七家 、八家甚至有有九家 ,我们可以让历史来做出评判。

    第四、创新药会增加,而且会每年俱增,因为国家在这一方面总体政策的倾斜 ,地方政府不断效仿,企业也不断觉醒 。今年,280家医药上市公司用于创新类的投入高达200多亿,比中央财政的投入还多,我预计未来还会缓慢上升。

    当前我们认为有两个大事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

    一是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 ,中国的医药产业只有国际化 ,才能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市场 ,所以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之路,重点在制剂。

    二是坚定不移的走创新驱动之路,重点在生物,尽管比重不大,但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

    目前,将近90家企业有将近300个产品文号在美国 、欧盟、和日本注册,而且接受现场检查成功,我们可以在欧美日市场上畅销,在未来 ,亚非拉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也不在话下,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

    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再创新,不要忽视小改小革 ,大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再创新因为他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三废” ,提高了效率,对我们的产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未来的风险:

    第一 、过多趋同。现在咱们一个没有显著差异的,目前市场上有若干都是相似的。一个PD-(L)1说现在受理了有将近30个申报,后面在研还有将近100家企业,这样的过度趋同恐怕投资是无效的。

    第二、过高估值。资本市场和企业转让兼并 、收购和股票买卖中均有所体现 。

    第三 、没有最低价。国务院的文件反复强调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而不是最低。降价不是越低越好,降价是应该的,但是应该是有严格限度的。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yh0612cc银河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 XML地图